赖氨酸硫酸盐类产品应用喷雾流化床造粒得到的颗粒形态分析展望
来源:2012年第10期《中国饲料添加剂》--扬州日发时间:2014-11-23
赖氨酸硫酸盐类产品应用喷雾流化床造粒得到的颗粒形态分析展望作者:陈林书 王新月 仪征日发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邮编211408
【摘要】 对65与70赖氨酸硫酸盐类产品应用喷雾流化床造粒得到的几种颗粒,依靠实际显微照片对雪花状颗粒、金糖平状颗粒、实心状颗粒、类球形颗粒的形态、堆密度、溶解性、混合性、以及可以实现的流化床造粒原理形式作出分析总结,得到合理的颗粒形态、流化床造粒原理;指出设计思路首先是对具体成品目标明确,依靠合理的流化床造粒原理和合适的流化床形式,依靠生产研究得到合适方案,依靠大量类比物料和同类物料的生产数据进行优化,才能最终实际得到理想的颗粒形态。
【关键词】65与70赖氨酸硫酸盐 流化床造粒2 喷雾1 干燥1 颗粒形态
序论
65与70赖氨酸硫酸盐广泛应用于动物的养殖,对于促进动物的生长,改善肉质,节省饲料具有显著的作用。
65与70赖氨酸硫酸盐固体粉末成品在正常空气中吸湿特快,吸湿后液化,并且耐温较低,所以粉尘成品使用时不方便及不适用,需要造成颗粒改善其不良特性。
流化床造粒特别适合L-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行业中的发酵液、尾液调配料的喷雾干燥造粒。
目前65与70赖氨酸硫酸盐应用喷雾流化床造粒得到的几种颗粒形态
(一)、雪花状颗粒
主要是采用不规则流化的形式,物料在流化床内呈现不规则的运动状态(比如正常的沸腾流化床),颗粒之间主要实现“团聚”的造粒原理。
应用时的堆密度正常在0.3-0.4kg/m3,粒径正常在20-80目。显微照片见右边彩图,可以看出一个大颗粒是通过几十几百个小粒子通过互相粘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中间有大量的空隙,可以预见颗粒强度不高、加水后水份可以快速渗透到颗粒内表,比表面积比较大。
此类颗粒属于速溶类颗粒,从赖氨酸的特性可知,这种颗粒改善了粉产品的快速液化、大量飞扬、包装、计重方面不良特性。
笔者曾使用过的方法有:采用喷雾方法制得粉粒产品再采用流化床制备颗粒。
(二)、金糖平状颗粒
制造“金糖平状”颗粒的技术,此颗粒介于雪花状与实心颗粒之间,偏向于雪花状颗粒,颗粒实现 “团聚”的造粒原理比例大于“包覆”造粒原理比例
应用时的堆密度正常在0.4—0.55kg/m3,粒径正常在1mm左右。显微照片见右边彩图,200倍以内的放大倍数在表面或内部可以轻易看到有空隙存在,可以预见颗粒强度一般、加水后水份可以顺着空隙渗透到颗粒内表,比表面积比类球形颗粒增大。
在实际使用中,笔者发现可以使用,但仍有不好的吸湿性。
(三)、实心状颗粒
主要是采用规则流化的形式(比如转盘形式的麻花状运动、滚筒喷浆造粒),颗粒主要实现“包覆”的造粒原理。
应用时的堆密度可达0.75kg/m3以上,粒径正常在3-5mm。显微照片见右边彩图,可以看出一个大颗粒已完全呈现球状,200倍以内的放大倍数已看不到表面或内部有空隙存在,可以预见颗粒强度很高、加水后水份很难渗透到颗粒内表,比表面积最小。
(三)、类球形颗粒
此颗粒介于雪花状与实心颗粒之间,偏向于实心颗粒,颗粒实现“包覆”的造粒原理比例远远大于“团聚”造粒原理比例。
有两种应用: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于赖氨酸硫酸盐类产品,从实际显微照片分析,顺序,依次为利用顶喷形式的全流态化流化床、侧喷形式的全流态化流化床、打散刀形式的流化床、实心状颗粒的流化床、金糖平状颗粒的流化床、雪花状颗粒的流化床。
结束语
在各种发酵液应用流化床造粒包衣设备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低温连续式流化床造粒的设备,设计思路首先是对具体成品目标明确,依靠合理的流化床造粒原理和合适的流化床形式,依靠生产研究得到合适方案,依靠大量类比物料和同类物料的生产数据进行优化,才能实际得到理想的颗粒形态。
参考文献:
地址: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人民西路46号 公司名称:仪征日发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章仅是摘录于相关文章,具体以相关文章刊登的原记录为准,版权归相应作者所有。